南方治水論壇登場
陳菊:取法全球經驗研發治水新策略

【聯合報/記者蔡孟妤/即時報導】
高市府今天舉辦「2017南方治水論壇暨節水宣導」,邀荷蘭、美國等水利專家學者,針對防洪治水、水資源議題進行經驗分享交流。市長陳菊說,盼藉此取法全球經驗,供高雄未來水利建設的前瞻性建議與新策略。

「2017南方治水論壇暨節水宣導」由市長陳菊主持,以「水岸城市,與水共生」為主題,展開治水議題探討,激發治水新思維、開創合作契機及策訂長遠策略。

陳菊致詞表示,面對氣候變遷,水資源調配、洪水治理、水土保持及海岸防護都面臨挑戰,水利政策須與時俱進。市府盼藉由「南方治水論壇」與國際保持同步交流,了解國際治水策略及經驗,供高雄未來水利建設的前瞻性建議與新策略。

陳菊說,她擔任高雄市長11年來,市府投入很多經費防洪治水,包括整治排水河道,興建雨、汙水下水道,完成12座滯洪池,滯洪量294萬噸,朝向海綿城市努力,明年底前完成15座,總滯洪量可達326萬噸,讓民眾遠離淹水之苦。

此外,高市去年啟動鳳山溪再生水廠,今年再推臨海工業區再生水廠,致力於水資源再利用,陳菊強調,前瞻基礎建設攸關國家整體發展,水環境建設尤其重要。

水利局長蔡長展說,河道拓寬已非高市治水策略,10年內完成300萬噸滯洪量,大幅減少淹水面積;海岸線長達65公里,市府優先整治茄萣海岸5.8公里,第3期工程預計明年10月完工,可望再造海岸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