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的貿易,產業升級勢不可擋
春暖花開的季節來臨,近期的國際局勢卻不平靜。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國大陸與美國的貿易戰正始發酵,美國公佈對中國大陸的進口增稅名單中中機械設備以及電子相關設備佔了最大宗,約60%的金額,稅額高達約342億美元。
這場貿易戰對於全球的機械設備製造者、以及製造業業者來說,代表了秩序的重組,必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衝擊。即便全球經貿情況面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產業升級的計畫卻是可預期不變的,甚至成為更至關重要的策略,因為產業升級意即壯大機械產業的競爭力、創新力、拓展應用範圍,並能以優越的設備突破保護主義的高牆。
近年來臺灣試圖將機械產業精密化、智慧化,在政府「五加二產業升級」的推波助瀾下,許多智慧機械的計畫隨之啟動:包括2017年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的正式成立、以及今年經濟部所編列的美金70萬元經費,預計推動9,000臺以上機器安裝Smart Machine Box。值得期待的是近年來臺灣機械產值亮眼的成績:由2016年的330億美元,成長到2017年的374億美元的產值,機械產業出口產值達256億美金,年平均成長21%,行政院亦宣布未來四年將投入13億美元於國內智慧機械等相關領域發展。今年亦持續呈現大幅的出口成長,2018年1-2月臺灣機械設備出口值達到4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3.5%。
在推動智慧機械的路上臺灣並不孤單,亞洲各地均重視機械升級的議題,從中國大陸的2025到日本的社會5.0,由跨國界的產業交流與競爭激盪出更高效的創新。iMTduo展期將至,各位讀者何不藉此機會在台北國際智慧機械暨智慧製造展中確立設備升級策略、在國際經貿變化的襲擊下,以高品質的製造基礎取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