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危機下的海淡商機

在全球水資源短缺加劇、飲用水及工業用水需求攀升的推動下,各國政府正積極投資並開發海水淡化技術以及興建海水淡化廠來應對極端的缺水危機,使得海水淡化的市場規模大幅成長。根據 Renub Research 統計,全球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已在 2024 年達到 176.4 億美元,預計到 2033 年將達到 402.8 億美元,2025-2033 年的複合年成長率(CAGR)為9.61%,而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與政府投入亦將成為每個地區水資源產業成長的關鍵驅動力。

為因應逐年攀升的科學園區及工業用水需求,臺灣政府斥資百億預算推動大規模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預計於本島再新增 6 座萬噸級以上之海水淡化廠,選址包含新竹、臺南、嘉義、高雄等地。其中,新竹、臺南兩址已通過環評,並由全球知名水資源營運商法國 Suez 及西班牙Coxabengoa 攜手我國指標大廠,分別奪下這兩處海淡廠的興建及維運標案,為臺灣海淡市場埋下商機。政府這波海淡建設計畫將釋出龐大標案資源,全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也促進工程建設、設備製造、核心零組件、化學藥劑到智慧系統等水資源產業鏈的跨域合作,創造強勁的市場動能。

作為全臺唯一的國際專業水展,台灣國際水週提供一個開拓商機及找尋新合作夥伴的絕佳機會。今 (2025) 年強力徵集海水淡化相關的業者參展,包含海淡設備製造商及供應商、膜、熱驅動、脫鹽及其他海淡技術、海淡零組件、水處理化學藥劑、工程承包商、智慧系統、智慧監控等關鍵夥伴,展示您在海水淡化領域的創新技術與實力,拓展業務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