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Vol. 02
與水共存的空間智慧
打造新一代韌性城市
隨著自然資源短缺、極端氣候盛行,循環永續的水資源管理已成為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前身為開發、製造衛生下水道塑膠部件領導企業的築綠生態,自多年前就啟動轉型,由污水排放轉向雨水管理領域,為打造綠建築及海綿城市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綜觀今(2020)年預計展示的五大主題:雨水積磚、薄層積水、生態植草地坪、樹穴結構與塑鋼板樁,不論是利用回收PP塑膠原料製作高強度模具,或是領先全球取得建築低碳工法認證,都可看見過往研發及施作經驗所累積出的深厚實力。

雨水積磚 - 台中防災公園
雨水積磚│獨步全球的低碳工法
多應用於滯洪池、基地保水、雨水回收等設施的雨水積磚工法,在國際間是已歷經多代改良的成熟技術,但台灣卻直到近年才開始普及。築綠生態是唯一從設計、研發、生產、現地應用到施工都在台一條龍完成的工程團隊,並自行開發出高強度、高空隙率的輕量化PP塑膠模組,不僅施工快速、儲水量高,上方還能承載厚實的覆土層,便於規劃綠化公園、停車場等設施,能同時滿足空間應用與水資源管理的需求。

築綠生態表示:「我們除了採用回收塑料製作模組,也是全球唯一通過雨水積磚建築低碳工法認證的團隊,整體碳排量與傳統RC滯洪池相比減少達82%~84%,貫徹環境友善的核心理念。

攤開公共空間、私人企業、建案等多達上百場委託案的傲人實績,築綠生態的最大施工規模單座滯洪池已突破三千立方米,不論是地下化或創新上下雙層結構的設計,其品質與效益均比肩國際一流品牌,對外也和東南亞多國廠商簽署了MOU或代理合約,深受業界讚譽。

薄層集水 - 宜蘭集中住宅中庭花園
薄層集水│城市中的魔法空間
薄層集水簡而言之就是薄型化的雨水積磚工法,主要是為解決人口密集、開發度高的都市精華區所面臨的土地稀缺問題,藉由在面磚與管線間約10~15cm的空間裡植入集水層,能直接優化人行道、廣場等既有公共空間的水環境機制,提昇都會各區減洪、防洪與儲水的機能。且考量到須直接承載面磚壓力的情況,此工法同樣採用回收PP材質模組,是市面上強度最高的產品,輕薄造型依然能對應台灣常在人行道上騎乘機車的用路習慣,確保使用年限。

生態植草地坪 - 日月光
生態植草地坪│不再路見不平的安心
一般常見的透水鋪面長期存在表面不平整與易破碎、不易養護的問題,這是因為傳統結構是由獨立元件拼接而成,強度不足,而一般常見一體成形的透水鋪面成形過程中又常因漿體重量變形偏移,築綠生態所設計的新式PP塑膠模具易於脫模、漿體穩固,能打造一體成形、表面平整、高支撐力的連續式混凝土結構,結構體內相連的透水孔洞用於植草時能讓根部充分舒展,易於養護,也可直接填入碎石作為生態透水孔,是兼具強度與透水性的出色選擇。

樹穴結構模組 - 台北市韌性公園
樹穴結構│為路樹找個舒服的家
路樹是調節城市微氣候的要素之一,但栽種時常為追求路面強度而將行道磚下方土壤夯實,使得樹根只能由鋪面與底層間的空隙穿出,形成破壞人行道的浮根問題。築綠生態所提出的樹穴結構是以回收PP塑膠材質打造出可回填鬆軟土、進行導根的樹根生長空間,並透過高強度結構確實支撐行道磚,不論是新植或既有路樹都能施作,為樹木創造適合生長的土壤生態環境,緩解熱島效應、改善人居環境、吸收降解城市污染物。

塑鋼板樁 - 重劃工業區滯洪池
塑鋼板樁│輕量耐用的高效選擇
輕量化的塑鋼板樁同樣是在檔滲流水時作為阻擋結構,施作機具與鋼板樁相同,但更便於運送、建置,且因塑料在土中不受日照影響,無鏽蝕問題、可延長使用年限,整體成本效益更佳。

對回收PP塑料與結構的掌握,讓築綠生態能實現各種多孔隙、高強度的新式設計,提供更高效、對環境更友善的解決方案。築綠生態指出:「永續水環境的重點在追求具容受力與回復力的韌性城市,既有的都市空間裡其實仍存在很多優化的機會,因此從不淹水到不怕淹水的觀念轉換將會帶動新一代的設施升級,也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