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高效率、低成本   真空污水系統「沖」破重力瓶頸
(圖片來源:Pixabay)

污水處理系統是城市文明發展向前躍進的重要里程碑,但傳統重力式污水收集技術發展至今,仍存在不少難以克服的瓶頸。由本次台灣國際水週(TIWW)參展商—揚程管機股份有限公司引進的「真空污水收集技術」,能針對傳統技術痛點提供更省時、低成本且易於維護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可同時適用於下水道與建築污水系統,且在全球市場的應用已超過50年,發展相當成熟。

揚程管機業務經理李澤坤表示:「簡單來說,用戶污水會先被收集在真空井的污水槽中,到一定量後再藉由負壓及氣液混合方式,經真空管線快速輸送至真空站的儲槽內,待最後加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或公共下水道系統。」

真空污水下水道系統
 

從真空井到真空站間,採用的是鋸齒狀配置的真空管線,與重力式管線相比口徑較小,節省用料且需要的開挖寬度小,埋設層也較淺。這使得施工過程中對現場破壞度較低,復原也更容易,從而節省施工時間和成本。此外,該技術還具有可水平或垂直向上流動的特點,能根據特殊需求調整管線高度或避開障礙物,提供比傳統方法更靈活的管線配置。

因此,真空污水收集技術對地理環境嚴峻、舊建物翻新整頓、施工條件受限等案場來說特別有優勢。李澤坤提到:「例如大鵬灣風景區因為近海區地下水位高,傳統工法施作不易,成本高昂;還有學校、軍營、監獄等特殊場域,須在短時間內完成施工,以免影響既定活動;或是舊大樓翻新時,常遇到因應營業需求大幅更改配管、原管線固定不易調整、建築動線複雜等問題,這些現在都能順利解決。」

不僅有施工優勢,新技術在營運維護上也帶來不少好處。真空管線內的污水因採高速輸送,所以沒有堵塞隱憂,也無硫化氫(H₂S)等具腐蝕性的危害氣體,加上得利於密閉系統的特性,不會有臭味溢散、污水外洩,及外部地下水或雨水滲入等問題,使日常運作更加穩定。

此外,真空井本身不需要電力,系統能耗都集中在真空站內,而1座真空站即可收集大區域內多個真空井的污水,對河濱公園、風景區、遊樂園等腹地廣大使用點又分散的情況,能大幅提升施工及運作效率。

真空污水系統-建築物用
 

李澤坤指出:「如果建物再搭配使用真空馬桶,就能把每次沖水量降到約1.2公升,大概是一般省水馬桶的1/5,對大型活動場館、購物中心、商辦大樓等,污水流量與瞬間處理量高的場所來說相當有利,也符合現今省水節能趨勢。」

揚程管機引進真空污水收集技術已超過10年,並在台灣完成了6個以上的實場案例,在地施工和維護經驗都相當豐富,前期主要聚焦於下水道系統工程,接下來預計將逐步拓展至建築方面的應用,精準切入利基市場,提供客戶更節水的系統設計與更高效的配管解決方案。